余笛出生于四川省自貢市,從小便酷愛音樂。1997年12月,余笛應征入伍,擔任北京軍區(qū)某部軍樂隊軍鼓手。1998年8月,他被選進為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國慶大典而組建的聯(lián)合軍樂團,并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五十周年大閱兵。2001年9月,退伍后的余笛考入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,先后師從男低音歌唱家,音樂教育家溫可錚教授和男高音歌唱家葛毅教授。2002年2月24日,央視《東方時空》欄目組在跟蹤采訪余笛兩年多后推出了專題片《紀事:余笛圓夢》。在該節(jié)目的鞭策下,2006年,余笛以第一名的成績成為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的公費研究生。碩士畢業(yè)后,余笛任教于上海大學藝術中心。2012年,余笛獲得第24屆法國馬爾芒德國際聲樂比賽歌劇組CNIPAL獎。2013-2014年,余笛在法國馬賽國立歌劇中心工作和學習。2014年,余笛取消了歐洲的演出合約,進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擔任聲樂教師。
余笛的父親是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(qū)文化館的一名音樂干事,妻子則是東方衛(wèi)視主持人陳辰。2020年5月20日,余笛和陳辰在微博公布了升級為父母的喜訊;8月5日,余笛與陳辰在微博官宣得女喜訊。
2015年1月,余笛與VocalForce組合成員來到上海市第九人民醫(yī)院,為病患和醫(yī)務人員義務獻演。2019年5月24日,在滬甬文化和旅游推介會上,余笛隨VocalForce演唱《吉祥的港灣》《四季歌》《我的祖國》等歌曲;5月27日,隨組合參加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“上海日”活動;7月7日,余笛亮相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衡陽推介會,與王凱,馬佳共同演繹歌劇《茶花女》選段《飲酒歌》;10月3日,余笛參加“年代音樂秀”時光博物館·西安站,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。2020年2月1日;余笛參與錄制的抗擊疫情歌曲《手牽手》MV上線;2月24日,發(fā)布自作曲的抗疫歌曲《擁抱》MV;3月25日,參加由人民日報新媒體聯(lián)合網易云音樂打造的“你好,明天”公益云音樂會”,連線演唱了歌曲《黃昏時眾鳥飛逝》和《擁抱》,來向疫情中堅守的每個人傳遞溫暖和希望。
從《聲入人心》第五期正式登臺表演以來,三次舞臺三種余笛三次驚艷:《故鄉(xiāng)的云》中,余笛的演唱有一種敘事感,開頭娓娓道來,聲線溫柔深情,副歌部分高亢而有情感,和聲上下交織層次分;《啊,朋友再見》里的余笛一身軍綠色夾克英氣挺拔,前半段憂思沉重,副歌部分隨著情緒推進,澎湃而勇壯;在《世界之王》里,余笛則是王者風范,聲音恢弘華麗,高音隨節(jié)奏迸發(fā)刺激聽眾耳膜。余笛的演唱總能讓觀眾感到親切,仿佛悉心在聆聽他的故事,除了扎實的唱功外,這也得益于他對于歌曲獨到的處理,不是全程用美聲唱法貫穿,而在一些地方適度弱化美聲共鳴,加入了人性化的語氣,增強了歌曲的敘事感。不同于很多對美聲傳統(tǒng)而較單一的處理,余笛能根據歌曲意境,在歌曲中扮演的聲音角色的不同,用他在美聲和流行中游刃自如的演繹向觀眾呈現音樂的想象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