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年經(jīng)歷尤敏尤敏1936年8月19日生于香港,曾在澳門圣心中學(xué)讀書。因為父母演出繁忙,尤敏幼年即被寄養(yǎng)在澳門的外婆家。九歲時她與父親一起登臺演出粵劇《黃飛虎傳》,飾演一個童角。這為她日后在銀幕上演戲打下了堅實的功底。1951年,16歲的尤敏由澳門返港度假,邵氏公司在南洋片場舉辦“南國影人聯(lián)歡會”,白玉堂因忙于演戲而讓女兒代其出席。當(dāng)時邵氏公司正渴求新人,發(fā)現(xiàn)尤敏的清麗外形很適合當(dāng)演員,便請她試鏡。結(jié)果一試就被選中。初涉影壇1952年,她還在澳門圣心中學(xué)就讀高中二的時候,邵氏父子有限公司的負責(zé)人邵邨人在畢家看見尤敏懸掛于客廳上的一幀照片,認為她是可造之才,遂把她羅致入影壇。據(jù)說,尤敏將自己喜歡的姓和名,分別寫在白紙上,然后逐一揉成紙團,再隨意抽出,遂得“尤敏”兩字。同年,尤敏出演了個人首部電影作品《玉女懷春》,但此片最終未能上映。之后,她再替邵氏拍了《殘生》《同林鳥》《龍鳳配》《紅粉干戈》等二十多部電影。尤敏1954年,與趙雷合演了電影《人鬼戀》,這是尤敏首次嘗試古裝扮相,她在片中飾演貌美命舛的女鬼連鎖。該片獲得東南亞電影節(jié)“最美的電影”獎,尤敏這個名字開始引起人們的注意。此后,她陸續(xù)拍了《明天》《殘生》《黑手套》《好女兒》等影片,開始樹立起自己的影壇地位。尤敏在邵氏時期拍攝了20多部電影,所飾演的多數(shù)是小家碧玉型的弱女子形象。在導(dǎo)演李翰祥編導(dǎo)的《丹鳳街》中,她飾演一名備受欺凌的秦淮河畔小歌女。在《人約黃昏后》中,她扮演薄命的小女工。加盟電懋1958年7月,尤敏轉(zhuǎn)投國際電影懋業(yè)有限公司,并主演了電影《玉女私情》,片中飾演個性敏感的李佩英,并憑該角色獲得第六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。1960年,尤敏主演了由王天林執(zhí)導(dǎo)的電影《家有喜事》,片中飾演家有生活重擔(dān)的小職員杜蕙芳,而尤敏個人則憑借該片蟬聯(lián)第七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。1961年,尤敏與葛蘭,葉楓合作出演了電影《星星月亮太陽》。該片由易文執(zhí)導(dǎo),尤敏在片中飾演楚楚可憐且體弱多病的女子朱蘭,憑借在該片中的表現(xiàn)她獲得了第一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。而由日本《朝日新聞》舉辦的十大明星選舉,尤敏更是名列前茅。尤敏1962年,擔(dān)任彩色影片《香港之夜》女主角。該片在東京上映時打破了當(dāng)?shù)赝谏嫌车乃兄型馄狈考o錄,尤敏因此成為日本最受歡迎的外國女明星,甚至獲日本新聞界封為香港之珍珠;3月29日,其主演的劇情電影《火中蓮》上映,片中飾演女主角陳玉蓮。1963年,在由王天林執(zhí)導(dǎo),張愛玲擔(dān)任編劇的電影《小兒女》中飾演命運坎坷的女子王景慧。1964年4月,尤敏在拍完電影《深宮怨》后宣布退出影壇。1975年6月,尤敏出任第3屆香港小姐競選大會評判。1981年10月,尤敏擔(dān)任第1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的頒獎嘉賓。尤敏·獲獎時刻尤敏尤敏尤敏
家庭尤敏尤敏出身于戲曲之家,她的父親是粵劇名伶白玉堂。感情1964年4月,尤敏拍罷影片《深宮怨》后,與港澳富商高福球先生在倫敦結(jié)婚,從此宣布退出了影壇。尤敏婚后生活安逸,時常到世界各地旅行。逝世1996年12月29日,尤敏因心臟衰竭病逝香港港安醫(yī)院,享年六十歲。
尤敏以自己出色的演技和清雅的氣質(zhì),讓華語電影第一次給了世界影壇一個巨大的驚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