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9年,王早來出生于新義州,父親王義高取名“早來”,是在他未出生之前希望他能早點到來,1950年,朝鮮半島燃起戰(zhàn)火,王早來的家也在大火中被燒毀,全家人逃到了農(nóng)村避難,當時王早來正上小學,每天都要步行一個多小時到城里上學。1952年,中國派去的老師為華僑學生們排了一場名為《大家一條心鎮(zhèn)壓反革命》,王早來是演員之一,從那以后學校排戲都有王早來的“戲份”。1953年7月25日,抗美援朝結(jié)束前三天,祖國派來多輛大卡車,把愿意回國的華僑接了回來,王早來一家登上了歸鄉(xiāng)的車,落戶到了丹東?;貒?王早來參加了丹東市業(yè)余劇團,白天讀書,晚上演戲,業(yè)余時間還閱讀了大量和戲劇表演有關(guān)的書籍,雖然家里希望他能成為一名抱著鐵飯碗的工人,但王早來卻想著有一天能從事自己熱愛的戲劇表演工作。1959年,遼寧人民藝術(shù)劇院來丹東招生,王早來一路過關(guān)斬將,當時遼藝在丹東只招兩人,幾千人報名,王早來成為那幸運的“二分之一”。1959年,20歲的王早來來到遼藝,那一年遼藝在遼寧招了30個學員,其中還有后來王早來的愛人周靈芝,當時的周靈芝只有16歲,是從撫順千里挑一選拔出來的。在遼藝,30名學員經(jīng)過三年的學習,最后只有9人最終留在了遼藝,成為正式戲劇演員,這9名學員中有兩對在老師的撮合下結(jié)成伉儷,其中有王早來夫婦。1964年,王早來第一部主演,反映剛果人民追求民主解放的大戲《赤道戰(zhàn)鼓》上演?!拔母铩本蛠砹?王早來一家人“走五七”來到盤錦,后插隊到農(nóng)村,整整四五年,僅有的“碩果”便是一對兒女,女兒生于1968年,兒子王千源生于1972年。
王早來1972年底,遼寧省話劇團成立,王早來一家才回到沈陽,王早來出演了大量話劇,在《艷陽天》中飾肖長春,《高山下的花環(huán)》飾梁三喜,《金石灘》飾“老謊”,其中《金石灘》進京參加中國第二屆戲劇節(jié)演出,王早來獲得中國第二界話劇金獅獎。退休前,王早來是遼寧人民藝術(shù)劇院的副院長,國家一級演員,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老藝術(shù)家。
王早來的兒子王千源也是一名演員,父子二人曾共同出演電影《鋼的琴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