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列1962年成為邵氏公司演員。處女作是1965年由張徹導演的《蝴蝶杯》。他的膚色黝黑,被張徹看中是忠厚角色人選。張徹在邵氏的頭幾部影片,便有羅烈初試啼聲的作品,像六十年代的《蝴蝶杯》,《虎俠殲仇》,《金燕子》,《飛刀手》,《鐵手無情》等。70年代,羅烈開始拍攝邵氏其他導演的戲,多出演反派角色。1972年拍攝鄭昌和的《天下第一拳》,在《天下第一拳》中羅烈把超凡的武藝發(fā)揮得淋漓盡致,此片是香港首部在美國院線上映的影片,票房大收。80年代初期,羅烈離開邵氏,只身到臺灣闖天下,而當時臺灣的武俠片熱潮仍盛,能打又能演的羅烈在當?shù)貥O為吃香。1988年羅烈加入亞洲電視為藝員,一直以甘草身份帶領(lǐng)著后輩演員,在電視劇中其出色的演技再次大派用場。他終其一生都未曾在無線亮相。而同時期這樣的藝人不多,只有董驃,劉志榮,徐少強等等。但不久因為亞視虧損累累減少了劇集制作,羅烈在電視劇之演出已有所減少,在拍完《英雄之廣東十虎》后便再沒有續(xù)約而離開亞視。羅烈一生經(jīng)歷過四段婚姻,共有三個兒子。他的第二任妻子唐嘉麗是香港著名導演唐季禮的姐姐。20世紀90年代末,港產(chǎn)片市道不景氣,羅烈毅然轉(zhuǎn)到中國內(nèi)地經(jīng)商,于湖南開辦了演藝學院訓練新生。2002年11月2日,羅烈因心臟病突發(fā)在送往深圳醫(yī)院搶救途中逝世,享年64歲。
1988年二十一歲的樂韻興高采烈地隨羅烈去了香港,但到了香港羅烈只好把她匿藏在別墅里,背著妻兒供養(yǎng)她多年,但對樂韻提出的結(jié)婚之事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脫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羅烈害怕事情敗露,為了安慰樂韻,仗著自己是老邵氏演員,又是當時的明星,在1994-1995年間把樂韻介紹到嘉禾屬下的泛亞藝人經(jīng)理公司,改名樂慧。嘉禾泛亞藝人經(jīng)理公司見是老邵氏明星羅烈介紹的,加之樂韻身材高挑,外貌美麗,儀容動人,或許有可造之材,便答應接受她。但樂韻不會廣東話,普通話也不大標準,出于面子當時就讓她接拍一些低成本片,擔演配角。紙總歸包不住火,多年后,羅烈的妻子發(fā)現(xiàn)此事,與羅烈大吵大鬧了,樂韻才知羅烈已有妻兒后,方知上當。已有妻兒的羅烈,為了自己的名聲,怕被輿論玷污了自己,便趁機徹底拋棄了樂韻,從此不給樂韻生活費。樂韻不甘心,幾番找上門去評理,鬧得很兇,羅烈便報警指責樂韻干擾家庭。由于樂韻沒有與羅烈具備合法妻子的地位,所以香港警方對她的行為給予了懲處。作為第三者的樂韻走投無路,加之1995年后香港影業(yè)低潮,影事闌珊,很多夠美能演的知名女星也陷入“食谷種”狀態(tài),改名為樂慧的樂韻只能以很微薄的薪金維生,此時她又把母親申請來港,租一層樓居住,母女更形捉襟見肘,最終生活走到了窮困潦倒的絕地。樂韻為了生計,只能出演幾部王晶的低檔片子。樂韻性格外柔內(nèi)剛,不愿低三下四,所以許多商行,酒樓聯(lián)絡(luò)嘉禾找明星剪彩抽獎,并付予較多的酬勞,一些港界影視藝人關(guān)照她去,但她不愿去做這種有損明星形象之事。樂韻雖然希望有一天成為明星,但她認為這并不是快速發(fā)達之法。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,年輕幼稚的樂韻由于在感情上遭受了人生中第一次最大的打擊后,無顏返回內(nèi)地,加之生活窮困潦倒,母親又長期嘮叨,經(jīng)常說某某女孩來了香港不兩年就認識到有錢老板,發(fā)達了,只你躲在家,真沒用。樂慧說:“我就是這樣沒用的人,最多死了吧!”本是晦氣之言,誰料想久而久之,嚕嗦既多,難免齟齬,母女怨懟爭執(zhí),樂韻便心生短念。1996年在一個凄風苦雨的早晨,樂韻站在高層樓剛好抹完玻璃窗前,俯視遠方,心潮澎湃,回顧多年,感到前途渺茫,對生活失去了希望,對事業(yè)失去了信心,面對蒼天,她大叫一聲“死了吧”,便縱身跳下十三樓,摔在樓下水泥平臺,粉身碎骨,結(jié)束了自己最可貴的青春年華,年僅28歲。就這樣,內(nèi)地最美麗最明亮的一顆新星,慘死在香港影視界痞子的股掌中。樂韻猝亡,家無長物,頗也旁徨,幸得義氣女“沙姐”林建明仗義掮上身,以演藝人協(xié)會名義替她全盤辦理身后事,藝人阿杜則請準嘉禾,付起全部殯殮費,“白頭人不送黑頭人”,其母也沒有到場,據(jù)謂,后來樂韻母親黯然返上海去了,就此豪華大都市一幕明星夢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