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租婆如臨在世--姜瑰瑾《F志》2008年1月號專訪文●TWvoice周星馳一部名聞遐邇的動作電影--《功夫》,里頭有個頂著歐巴桑頭,叼根菸的狠角色,人稱包租婆。在臺灣的配音界中,也有一位資深而實力驚人的配音員,手下曾出許多知名后輩配音員,線上發(fā)燒的詹雅菁,林美秀都是她的學生之一,她就是本期要介紹的配音員--姜瑰瑾,人稱“胖妞”。講起“胖妞”,大家首先印象最深的就是《亂馬1,2》里的亂馬,《面包超人》的主角面包超人了。姜瑰瑾的聲音有別于甜美的女聲,而是中性醇厚,并且爆發(fā)力十足,也因此才能擔當得起《功夫》里那位獅吼功功力巔峰造極的包租婆。除了動畫作品,在過去國片大為興盛的年代中,我們也可以常常聽見姜瑰瑾的聲音在國片中出現,有時剽悍,有時溫柔,有時憨厚,有時還只是個淘氣的小男孩,20年來配過的角色叫人目不暇給,瞠目結舌,亦曾受邀至香港配音,在香港的配音業(yè)界掀起一陣波瀾。不僅如此,姜瑰瑾也致力于中配界提拔后進的工作上,教過的學生不計其數,教學方式剛柔并濟,也因此確實培訓出不少實力豐沛的配音員們。本期將訪問姜瑰瑾,讓讀者稍微認識一下這位“胖妞”姐的迷人魅力。問:請問您剛開始是如何進入本行的?答:這講起來很有趣......我是因為結婚以后太無聊,于是去考了華視的配訓班,那是我姊姊幫我報的,我去念了第一屆的華視配訓班,到現在已經20年了。問:那么剛開始您做了哪些努力跟訓練?答:非常努力!因為當時完全不懂,所以我剛開始是跟著香生大哥,在他的錄音室跟班,那時候他自己有個錄音室,所以我每天去跟班。我結了婚以后,每天都沒事,所以我天天都能去呀!并且花很多時間和心力投入,很喜歡聲音變化的游戲,于是就這樣開始了配音之路!試著去揣摩別人的語氣,去模仿,去學習。接著學配電影,學完電影配音后,又學了電影的幕后行政,再來就是電視配音。問:那么在胖妞姐進配音圈時對您影響最深的是哪位?答:其實每一個跟你同事過的人,多少都對你會有些影響。對我而言,最重要的人就是香生大哥了,因為他帶我進了配音這行。再來是王景平小姐,她帶學生是全面性的,就像我后來帶學生一樣,她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模式,除了帶人帶心之外,包括私生活,言行舉止,待人處事......等等的,她通通都教。另外,我是跟著陳明揚老師學電視配音。他們三個人對我影響都很大,因為他們等于決定了我這輩子的工作,為人處事的態(tài)度也是從這三位老師身上學的。問:請問您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哪一部?答:通常我們經常在講的就是包租婆羅!回答包租婆大家印象比較深刻。我現在比較記得的就是現在在配的《神機妙算劉伯溫》,只要我配閩南語的戲劇就會較有印象,因為閩南語并不是我的母語。而我以前又常被叫去配一些老演員的戲,他們口條很溜,又加以那時候不是現場收音的,所以如果有聲音漏收,他們又不能來配,我就必須幫他們配音。不過配他們就比較痛苦,因為閩南語我說得很糟。問:那么哪部作品讓您下最多工夫去揣摩戲中角色呢?答:從事這行業(yè)久了,早期靠著就是多去看別人的戲,到后面開始投入這行,真的沒有什么叫做揣摩了。我平常上課會跟學生講,要把自己當作水,不同節(jié)目的不同角色就是一個容器,而水是跟著容器而改變它的造型,所以沒有什么揣摩呀!我只要看一場戲后,讓導演大概跟我解釋過個性,我應該就可以很投入了。我常常都是配音現學現賣的,我之前還配過荷蘭語的?,F在年紀大,反應慢了,我以前還錄過整串的上海話,就是一邊拿著手機打去上海問人家怎么說,然后一邊這邊就配了。問:那么配音工作最困難的地方在哪?答:最困難的就是經費太低了。我想我現在正度過一個瓶頸,就是必須要考慮到你是不是為了生活而接下這個案子。在臺灣這個配音環(huán)境經費很低,若是我喜歡錄戲劇,我可能會為了這個戲我很喜歡,我想要錄,就跑去要求配音,即使我資深也不談價錢。不過那是因為自己真的很喜歡配音,這種事情不能太頻繁。問:平常配音員最重要的就是聲帶跟喉嚨,那您平常都如何保養(yǎng)呢?答:在配音界來講,我聲音算是蠻特殊的,因為我是中性嗓子,事實上我現在還有在幫錄音室做審稿的工作,日夜顛倒工作,導致影響到嗓子,唯一一個我較注重就是......別讓自己感冒吧!問:那么配音工作辛苦的地方在哪呢?答:配音不比一般的工作,福利較少,也沒有退休金,但是現在還好,有配音工會保障大家。大家乍聽之下,就會覺得配音工作挺不錯的,起碼比一般上班族還好一點,可是工作必須以長遠的眼光去看,我并不推薦大家去嘗試配音這個行業(yè)。我通常會告訴大家,最好是有個正業(yè)后,再來學配音,將配音當作個副業(yè)。但這里又有個矛盾的地方,因為學習配音前期是需要非常投入的,必須把功夫養(yǎng)成后才能夠當副業(yè),但要訓練基本功夫時,你就是要全程投入,那你就找不到正常職業(yè)了,所以它是個很嚴重的矛盾點。學生也是,有班的時候,究竟是要跟班呢?還是去上課呢?若是選擇上課,那么領班就會考慮到:這個人是學生,要找他挺麻煩的,他的配合度較低,所以可能就不發(fā)班了。姜瑰瑾問:要怎么調整自己的講話方式呢?答:像我現在有在給一些人上課,其實人培養(yǎng)一個正確的說話方式最多三個月,就可以培養(yǎng)成一個習慣,你去緊緊督促自己,很多人都互相告訴你三個月就一個周期嘛!改變自己說話的習慣的話,你只要用心聽察,狠狠地盯著自己一個月,然后請身邊的人開始幫你盯著,你旁邊一定要有個人在幫你盯著,要不然你自己的自覺性要非常高。為什么大家喜歡聽配音員說話?因為配音員說話有抑揚頓挫,但是現代人講話就比較缺少那些熱忱,投入性,在我說話的時候,我對我說話的內容是很有熱情的,我向一個人講事情時,我是很真誠地“說”,當我一真誠起來,我自然就有熱情投入,也能夠有抑揚頓挫了,可是抑揚頓挫你要拿捏得很好,要不然就會變成夸張?zhí)搨瘟?。問:現在胖妞姐有在配訓班上課,那么您想要傳承配音的動力為何?答:因為我父親一直很希望我當老師,他希望有人能夠稱呼我為老師;我也是在父親過世這幾年后,我才開始接課的;人年紀大了,就會開始回憶父親對自己有什么期許。但是我在接課后才發(fā)現,很多人對配音有很多錯誤的觀念,不了解配音,于是在以訛傳訛之下造成了不少的誤解,我覺得這對配音員是很不公平的事情,所以我開始每期課程都接,其實也是想告訴人們,聲音表情不是只有配音員用得到,只要跟人有溝通,就用得到。我想告訴大家,人人都是需要聲音表情的,如果在說話之間多注意自己的咬字,措辭,對上對下對應關系的態(tài)度拿捏得好的話,這世界也會因此變得美好喔!因此,學習聲音的運用是很重要的,并不限于配音員。問:常有人拿臺灣配音跟日本配音相比,對臺灣配音風評不是很好,您覺得臺灣配音風評不好的原因是什么?答:其實我覺得大家都誤解了,作品的完成要先去看制作環(huán)境,制作背景,制作經費,才去做評估。因此大部份對中配的負面風評對我們來講都是頗不公平的,再加上臺灣配音圈對配音員要求太高了,因為翻譯品質不好,逼著配音員來到現場去改詞,領班還要注意到這劇本前后劇情連不連貫。像我屬于稍微用功的類型,會請別人去幫我租那套漫畫回來看。在以前做《烈火之炎》的時候,我還請人幫忙寫出對戰(zhàn)表,像是第一場誰跟誰打,這樣身為領班的我搭角色才不會有撞到的情形產生,才不會變成說自己跟自己打,導致配音員的辛苦程度又加以更大的壓力。在我學配音時,我常想,聲音,它是一門藝術,而藝術是要花時間培養(yǎng)的!但是現在臺灣的“配音”都變工廠了,哪來的藝術?現在都變成拓印一樣,印一印就有了,何求藝術?誰求藝術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