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香蓮四歲,跟著母親進入小明明的劇團父親五十三歲過世后,黃香蓮才開始在各地表演,因而被電視歌仔戲?qū)а蓐惵斆魉诰?正式開始學習歌仔戲的唱腔身段
黃香蓮劇照1969年,第一次參加中視電視歌仔戲的演出,在柳青與王金櫻主演的《三笑姻緣》中演出冬香,《梁山伯與祝英臺》中演出銀心1969年起,陸續(xù)在「中視歌劇團」演出《三笑姻緣》,《節(jié)義廉明》與《朱洪武與劉伯溫》等戲1972年,轉(zhuǎn)往「臺視聯(lián)合歌劇團」演出《七俠五義》,《薛仁貴征東》,《西漢演義》與《萬花樓》等戲1980年,在「華視歌劇團」演出《粉妝樓》,《三門街》與《羅通掃北》等戲1982年,在「臺視歌仔戲團」演出《恩怨情天》,《白衣童子》與《花月正春風》等戲1984年,被劉鍾元網(wǎng)羅參加「中視歌仔戲團」演出《正德皇帝游江南》,《釵頭鳳》與《漢宮怨》等戲,成為中視獨當一面的當家小生,并擔任制作人身兼數(shù)職黃香蓮曾主持臺視的午間節(jié)目「金舞臺」曾演出臺視八點檔《倚天屠龍記》中殷素素早期曾和楊麗花到東南亞等地公演歌仔戲與新劇1990年,與弟弟黃復國成立「黃香蓮歌仔戲劇團」1994年起,陸續(xù)推出《鄭元和與李亞仙》,《青天難斷—陳世美與秦香蓮》,《前世今生蝴蝶夢》與《新寶蓮燈》等精致歌仔戲現(xiàn)將重心轉(zhuǎn)移到現(xiàn)代劇場或外臺文化場的演出,也致力於歌仔戲薪傳的教育,并應文建會與各地華僑的邀請,前往海外演出以宣揚歌仔戲文化。出席活動照七十三年被劉鍾元網(wǎng)羅參加「中視歌仔戲團」演出,成為當家小生并擔任制作人。七十九年與弟弟黃復國成立「黃香蓮歌仔戲劇團」,致力于薪傳教學與推廣演出。她擔綱幾部大型舞臺公演歌仔戲的正生。后解散劇團,退出舞臺。中國研究院院士吳成文是她的夫婿。2011年,再度復出公演與小咪等資深歌仔戲演員演出《江南第一風流才子》。2007年01月12日,農(nóng)歷丙戌年十一月廿四日,上午:就教育部宣布計劃成立“國家”歌仔戲團一事探討會舉行立委洪秀柱以教育部宣布計劃成立“國家”歌仔戲團一事,提出探討。與會的戲曲教授,資深歌仔戲藝人廖瓊枝,黃香蓮,陳鳳桂等民間歌仔戲團,都反對成立“國家”歌仔戲團;立委郭素春更直接反應“不能好看不好用”,獲與會民間業(yè)者認同鼓掌叫好。
黃香蓮受邀出席說明政策理念的教育部技職司官員說明,所謂“國家”歌仔戲團,是指在大專院校成立社團,社團成員對外公平公開甄選,成立第一年由教育部補助經(jīng)費,然后逐年遞減,最后交校務支付經(jīng)費自給自足;專司學術(shù)文化交流等和教育有關(guān)的研究與表演。教育部官員說明完之后,全場包括學校教授,文化工作者,以及民間歌仔戲團代表,甚至是資深歌仔戲藝人,以及出席聆聽意見的多數(shù)立委,幾乎全面不看好教育部這項政策,認為民間歌仔戲團發(fā)展不錯,且有關(guān)學術(shù),文化,藝術(shù)交流,民間早已在做,而且做得很好,政府不必再插一腳。與會者幾一致認為,政府應致力打通民間歌仔戲的發(fā)展關(guān)節(jié),而非成立“國家”歌仔戲團,否則會發(fā)生資源分攤不均,專演“死戲”的“國家”級的歌仔戲團,不能適應“活戲”的民間舞臺;甚至連學生在校學歌仔戲,出社會后因為不適應,只能跑龍?zhí)?演變成就業(yè)率低的情形。